|
发表于 2011-7-13 19:14| 字数 3,694
|
显示全部楼层
恬不知耻地自挂墙头=v=
文名:碎魂
地址:[url=http://allhp.fun/redirect.php?goto=findpost&pid=848479&ptid=11179]
回帖ID:紫渲
回帖楼数:681
回帖展示
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,遇到痛苦、挫折,还有那种想让人挖个地洞钻进去的尴尬和无助。成年人可能会强忍着心底翻江倒海的怒气或腹诽强颜欢笑,勉强拖着自己的身躯和意志,走过人生中这一道长长的钢丝,去迎接另外一道坎坷。而孩子们,则会幻想有谁来拯救他们,有谁来代替他们,站在他们的位置上,去面对一切,或者仅仅是想要逃离。
因此有时我们会惊讶于人类的潜力,在面对各种极端的困境和危险,能够激发出深藏于内心的力量,最终度过一切;而孩子们的潜能则更甚。作为成年人,我们的心智、我们的人格,基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我们可以靠着我们的意志,去达成各种行动。而作为自我同一性尚未成型的孩子,作为靠着和自我对话,学会这个社会的语言和运行法则的孩子,他们甚至可以任意创造出任何人格——年轻的、年长的、年老的——为了将他们从当下的危机中拯救出来。我揣度,这也许就是DID(早先称多重人格障碍MPD,现在称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,)基本只源于童年期创伤的原因吧。
看碎魂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,有许多的细节已经模糊,也不再有当初初看时惊为天人的感觉。一直念叨着要再读,却也没有进行,甚至连结局也没有看完。长评也是答应了要写的,却也拖拖拉拉地过了这么久。
然而那些感动仍然。
碎魂是篇很棒的文。读了这篇小说之后,我开始疑虑,我为什么这么爱看同人小说。不仅仅是因为无需去熟悉去认识去喜爱一个全新的角色,而是当一些新的东西融入既定的世界之后,所创造出的全新领域,让我为之惊叹。
当然,这样的创作,不仅仅是需要想象力,严谨也同样重要。碎魂的美,在于写实与想象力的完美结合。以心理学、心理障碍为题材,或者与之相关的小说和电影我也略看过一些。有很当年很红的毕淑敏的《女心理师》,也有没有广泛意义上名气的电影《致命ID》。前者的核心与其说是女心理师和她的案例,不如说是一个没有整合好零碎故事。我个人认为它的卖点仅在温和的猎奇而已。而后者,披着多重人格障碍的外衣,本质也仅是个惊悚悬疑片。影片里对于多重人格的处理是『消灭』,将‘杀人犯’、‘暴力倾向者’什么的都消灭,只留下一个安全无害的人格。这和碎魂里邓布利多的想法类似,都是实用主义者。可惜人性人心并非那么容易操控的东西,最终的结果是玩火自焚。影片里的咨询师很难说是合格的,因为他私自为来访者做了决定。
碎魂则是既令人惊叹,又十分可信。教授作为“咨询师”而小哈作为“来访者”的话,这篇小说已经可以拿到课堂上讨论他的咨访关系及咨询技术了。(至少比赵本山的《心病》靠谱得多)
碎魂将DID与魔法结合起来。Broken Mind, Fractured soul。破碎的不仅仅是意识,还有灵魂。和“魂器”的设定结合,和阿尼玛格斯的“内在本质”相应。那枚撞入小哈之中的灵魂碎片造就了易碎性。看着故事里的小哈面对伤害,面对无助,靠着分裂自己封存记忆去保有一份看上去正常的生活,看着小哈不同面的潜能和特质发展为“独立个体”,且不断地加深特定的知识和能力,令我唏嘘。虽然于我,碎魂并没有Something to Live For如此催泪,让我几乎从头哭到尾,但是,人性中的美好和阴冷,无私和自私,激起的又是另外不同的东西。
碎魂里对于分人格的处理——『融合』,让我觉得非常的棒。现在多数认为DID的本质是“防御”。而当头脑中有了防御的概念,很容易理解作者的剧情设置。Harry与两个主要的分人格——Gabriel和Silas的融合,都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挑战。“融合、或死。”Gabriel的情况略有不同,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。“分离”是为了防御,那么当分离不再有效了,那么融合是必然的趋势。当然说起来总是简单的。
其实,拥有统一人格的人与DID者同样面对困境(当然造成DID的通常更加严峻,且较多发生于童年期),当越过困境,必然是能够增长些什么,学会些什么,或者哪个地方又多了一个创口。自我同一的人,用同一个“我”面对世界,所获得的所创痛的,都是属于那一个“我”的;DID,则用不同的“我”去面对不同的事,因而提高的仅是其中一个“我”。记得在评论里有看到说分人格的强大几乎是犯规。而仔细考虑,也并非如此。虽然起先我对于Gabriel诞生时出现在他的房间内的那些DADA书籍所代表的意义并非完全理解,现在明白这仅仅代表一种倾向性。他们拥有的只是特质和倾向,以及被主人格所“抛弃”的已有技能,比如蛇佬腔,而非某个特定的咒语或手法。
因而当人格融合,取回被分离的记忆,承认自己的某些人格特质,那么相应的经历所给予的伤痛和馈赠理所应当也被取回,在活跃期间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也一并整入。虽然人类的记忆运作仍然是个谜团,然而在魔法的世界,我们无需太过死板XD。
碎魂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值得一说。我仅谈谈可能和一般观点不同的内容。
有一段时间痴迷于教授拯救小哈的文。而在最近,看了One Good Turn以后才感觉到,过去看的许多文中的教授都太过完美了。完美的拯救者,全身心的关心小哈,碎魂里的教授也是。他对待和处理小哈的问题的表现,完完全全可以算得上是咨询师的楷模。接纳的态度,非常完善的安排——钢琴、运动、每一次的谈话、对于情绪性的人格的Boy和Kitten分别挑选了适合的系统脱敏和满灌。对于正常的人格,则是赢得信任,争取合作。甚至对于Sirius和Remus乃至于?Neville,教授的态度也都非常的开放。而且,这里的教授并没有在拯救小哈心灵之旅的过程中坠入爱河。作为Snarry党,我一点都不失望(虽然我也爱Severitus)。有的时候,爱并非一定得是爱情。亲情和友情同样动人。虽然并不存在正儿八经的咨访关系或者医患关系,但是就如Something to live for里教授说的那样,当哈利被教授照顾的时候,俩人发展出爱情,首先会有滥用权力的疑问,其次,有的时候真的挺难清楚地认识这种情感究竟是什么。当然其实这并不重要。而且我也喜欢这样的文。(这货太纠结了……)
其实真正想要说的是,在我看来,碎魂里的教授并不很——教授。当然每一个人心目中的教授都是不同的,我也并非能说的清楚这到底是如何感觉出来的,只是有种这样的感觉而已。我个人更偏爱Peripheral Vision、Quid Pro Quo、Mistletoe里的教授,尤其喜欢随波逐流里的教授——冲进小哈的悲伤中,打碎他的一时软弱,强硬地使他振作,但是会退一步让其他人去抚慰他,熟悉之后会有辛辣的幽默,外表硬邦邦内心软绵绵……(这货被自己描述的教授萌死了……喷血。其实我就是对温柔的教授苏的不行但是会觉得不像教授的纠结人啊……)
最爱的角色是Harry。那个统一的“Harry”和那个宿主人格“Harry”。记得当初揭露Silas才是核心人格的时候,盯着屏幕的我精神上颤抖了,为了Harry。他会怎么想?他该怎么办?看到不少对于Harry恶言相向的评论,有些难过。虽然Harry将自己的Gryffindor一面交给了Gabriel,但是我仍然认为他是最勇敢的。因为一开始,Harry作为宿主人格的意义,就是为了保护所有人,或者说,保护Silas。无论是否知道自己有DID,他是那个勇敢的面对日常生活和人群的人,他是那个坚持着艰难治疗的人,他是那个要求和Gabriel融合的人,他是那个鼓起勇气,去面对Lockhart的人,他也是那个陪着Sirius的人。除此之外,他也拥有着“Harry”的纯真、信任、爱。“Harry”保护了自己——理智和心灵。这是“Harry”,没有Slytherin的智谋,没有Gryffindor的行动力,仅仅是个普通的孩子。
对于Dumbledore,刚刚阅读的时候,很讨厌他,一度给碎魂贴的标签是“黑老邓”。然而仔细想想,也不是这么回事。以第七部的眼光来看,这不就是那个原著的老邓么?对己、对人都冷酷的老邓。在想要留下Gabriel的念头里,其实他未必有想很多。他对于Harry的状况,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。他不知道Harry的每一个分人格对于Harry的意义,也不会去考虑他的“战略”对于他人的影响。他的眼光也许一直都仅停留在“战略”上而已。忘记是谁说的了,‘前几部里那个慈祥的爱请人吃糖的圣诞老爷爷到哪里去了?’
不过这里的老邓要比原著在冷酷些。至少原著里老邓对Harry还是很好的,哪怕是让他去赴死,也是计算好了Harry不会真的有事。老邓一开始对教授非常严厉,而随着岁月,他越来越信任教授,是真正意义上教授的“保护者”与朋友。
其他的角色刻画也很棒,就不一一赘述了。原本还想啰嗦几句人格分析什么的,最后果断放弃。
That’s all.感谢各位读完某紫的罗里吧嗦。任务终于完成,自挂墙头以期猫爪币。以及欢迎探讨评中的任何观点。=w=
最后,感谢GG超棒的翻译。如此浩大的工程以如此的速度和质量完成,真的很辛苦。非常感谢GG的分享与翻译。 |
|